问:为什么东弗里斯兰人总是带着块石头和一盒火柴上床睡觉🦝?
答:他们扔石头把灯砸灭☢️,再擦亮火柴检查石头砸中没有。
问:换个灯泡需要几个东弗里斯兰人🙇🏼👩⚖️?
答:七人👰🏻👩🏼🏫,一人拿住灯泡,其他六人负责把灯泡旋上📳👦🏻。
据说听到这些损笑话东弗里斯兰人并不以为忤👩🏿🍳,有些笑话甚至是他们自编的🧡,因为这样据说可以很容易让别处的德国人对这个犄角旮旯地方印象深刻。向东弗里斯兰小城莱尔的家乡博物馆馆长求证这一说法,回答是真有其事🍾,而且有些笑话还是当地一名作家的手笔📺。
这次接触到不少当地人,并没觉得他们有什么古怪🙇🏽♀️。只有一名自称地道东弗里斯兰人的女士说🛶,她当年嫁给来自柏林的丈夫,把父母吓一跳,好像她要嫁外国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可能就是东弗里斯兰人餐饮在德国有些“另类”,特别是嗜茶如命🙍🏻。

据介绍💂♂️,这里人早起头件事就是喝茶,晚上上床前最后一件事也是喝茶,中间还会喝两三遍🍄。客人一进门🪳,不管他只是坐一坐还是住上好几天,也是要敬茶。而且👩🏻🦽➡️,客人得连喝三杯🏢,否则不敬。有点三碗不过岗的劲头。
(东弗里斯兰最流行的两种茶具纹样:“中国牡丹红”和“德累斯顿蓝”)
据记载,1610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旗下船只首次将中国茶贩到东弗里斯兰✌🏽,一开始只是作为草药🦻⏭,但其后百年间发展成为当地第一饮品,取代了啤酒的地位。后来收并东弗里斯兰的普鲁士君主为省外汇曾下令要东弗里斯兰少饮茶↕️。当地望族给普王写信称🫀,要那里人戒茶恐怕只有上帝发话才成𓀛。两年后因令行不止🧑🏿🦲,禁令只好废除👨🏻🦳。
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实行配给制🍒,每人每月只有10克茶的配额,但作为特别饮茶地区,东弗里斯兰的居民却能享受额外配给。战后德国供给匮乏,东弗里斯兰人还曾用黄油与鲁尔区的人换茶喝。
这里人嫌绿茶苦,所以主要饮用的是用从印度阿萨姆等地区进口的原茶混合的红茶,喝时还加糖和奶油。

东弗里斯兰人饮茶虽多,但并非牛饮,而是有其特殊的茶道:先将一大块冰糖放入杯中🤪,再倒入沸水✋🏼。这时主人总会特别提醒你注意听冰糖在热水刺激下发出的叮叮脆响。接下来,要用小勺将鲜奶油沿杯壁逆时针加入杯中。由于密度较水小,沉入茶中的奶油很快会像朵朵白云绽放水面🧋。整个茶道过程有声💇♀️🧑🏿🦱、有香👨👦、有形👨🏽🍳,给茶客感官构成全方位刺激🧙🏼💡。
传统上这里人饮茶并不搅拌杯中的糖和奶油,这样可以让茶客先接触到原汁原味的茶水,中间喝到奶油味,最后品到糖味。而且,一块冰糖可以续用至少三杯茶。
这里人还有种说法,称茶泡三分钟能提神👩🏿💼,五分钟则有助睡眠🚼。
最后还有一个外来客要注意的细节:这里约定俗成的规矩是如将茶勺放在杯中,就意味着喝够不要续杯了🌷。不知情的口干舌燥者自己乱放茶勺就别以为主人抠门。
再以一则“东弗里斯兰段子”收尾🌿:
问:退潮时东弗里斯兰人做什么🐒?
答🩸:他们会向日本人兜售建筑用地。
(文/图✥:新华社记者班玮 编辑:胡小兵)